西班牙的激情與熱血狂奔

奔牛節 San Fermín Festival 【2022年7月6~14日

西班牙眾多節慶中最為舉世知名的「奔牛節」,其實是「聖費爾明節」(Las Fiestas de San Fermín)的其中一個活動,與「塞維利亞春會」「華倫西亞法雅火節」並列為西班牙三大節慶。於每年的7月6日至14日之間在西班牙東北部的納瓦拉省(Navarra)小鎮潘普洛納(Pamplona)舉辦。節日期間的潘普洛納市會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前來,每晚更會有煙花表演,為節日注入更多的歡愉氣氛,每年雲集的奔牛愛好者和遊客多達50萬人至60萬人。

西班牙人認為「奔牛節」為男人提供了一次可以展示智慧、膽識、技巧和意志的機會,以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凡是不敢參與奔牛的男人都會被人瞧不起,而最終的勝利者則會被視作英雄受到人們敬仰。正因為西班牙文化中這種對榮譽的感悟和認同,在追求生命與榮譽之間,西班牙人往往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追求榮譽,亦是奔牛節這樣的活動能夠在西班牙誕生並延續至今的原因。而奔牛情況越是危險便越能展現出個人的勇氣,因此人們總會想方設法去惹怒公牛,使這場「人牛追逐戰」變得更加驚險與刺激。

聖費爾明節

出生在潘普洛納的聖費爾明因受到感召成為基督徒,在12世紀時聖費爾明是該城的主教,並在法國南部與伊比利半島傳福音,後來在法國殉教。當他的遺骨被迎回這個出生地時,潘普洛納居民為了紀念他,將他視為該城的建城者與守護神並舉辦「聖費爾明節」,那時候的慶典只是一個純粹的宗教節日。而原來的節慶是在10月舉辦,但後來為配合天氣等因素便改至夏日進行。

據說在16世紀時,潘普洛納的居民就已經開始用這種特殊的奔牛活動來慶祝「聖費爾明節」,而「奔牛」的起源與西班牙鬥牛文化傳統有著密切的聯繫,當其時要將六頭用來慶祝節日的公牛從城郊牛棚運進城裏的鬥牛場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某些旁觀者就忽發奇想,嘗試大膽的跑到公牛前激怒牛群並誘使牛群衝入鬥牛場;後來「奔牛」這種習俗就漸漸演變成了「聖費爾明節」中的一個節慶活動。

而令「奔牛節」發揚光大的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他來到潘普洛納觀看奔牛並寫成了著名小說《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他在作品中詳細描述了這個奔牛活動,讓奔牛節因而聲名遠播。當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西班牙奔牛節就更是名聲大噪。當地居民為了感謝海明威為奔牛節做出的貢獻,更特地在鬥牛場的大門口為他豎起了一座雕像。而現今在潘普洛納市內,除了可以看到建城者聖費爾明外,亦到處會有海明威的雕像和主題餐廳。

圖片來源 sanfermin

勇者遊戲 –「與牛共舞」

每年7月6日中午12點是「聖費爾明節」的開幕儀式,此刻數以萬計的遊人在城市大廳前的廣場上等待,參與的人們都會穿著白色衫褲和紅腰帶,手中拿著的鮮紅聖費爾明圍巾並舉過頭頂。市長在這一刻會從大廳的陽台上點燃一支「沖天炮」並宣告聖費爾明節的開始。其後廣場內會升起數個巨大的氣球,全城市民與遊客都會開啟大量的香檳酒並互相噴灑。此時,全市正式進入瘋狂模式直至14日奔牛節結束,期間在城市各處會上演一系列的慶祝活動直到凌晨時分,年輕人將縱情歌舞、飲酒作樂徹夜狂歡。

奔牛活動從7月7日至14日期間舉行,每天早上奔牛,中午耍牛,晚上鬥牛。在奔牛活動開始前,人們需要向聖費爾明祈禱,祈求在奔牛過程中避免受到傷害。勇者們一般都會身穿白衫白褲戴著紅色聖費爾明圍巾和紅腰帶,手裡拿著捲起的報紙以便在牛接近的時候驅趕。

「奔牛之路」位於潘普洛納舊城區全是狹窄的石板街道,全長差不多一公里。主辦單位會事先規劃好路線,整個路程中街道兩側以柵欄限制牛群跑動的方向,如果情況危急奔牛者可以躲入柵欄進入安全區域,任何年滿 18 歲或以上的人都可以參加。但需要遵守一系列規範和規則,並且特別嚴格確保不讓醉酒的跑手進入奔牛路線。

早上8 點,由一名公眾選出的老者點燃一支「火箭」作為活動的開始。接下來,會有六隻六百公斤的「公牛」和六隻「鬥牛」先後被放出牛棚。這些牛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24公里並且非常凶悍,有的牛角被磨尖甚至露出神經,有些牛的眼睛會被抹上辣椒,目的都是為了激怒並引發它的野性。其中那些好奇的亡命之徒更會盡量接近並挑逗公牛,與牛群一起狂奔。所以在街道上時不時有人被牛頂翻或受傷,通過緊張刺激的追逐戰最終奔向鬥牛場,活動大約不到15分鐘便結束。儘管每年的奔牛活動過程險象繁生,都會有人受傷甚至喪命,但西班牙男人仍然樂此不疲年年參與,因為這是一項被他們認為是「勇敢者的遊戲」

主辦單位是通過發射火箭訊號與奔牛者和公眾進行交流。第一枚發射的火箭表明公牛奔跑已經開始,「公牛」已經從圍欄中釋放出來,第二枚火箭表明所有六頭「鬥牛」都離開了圍欄正在街上。第三枚火箭是宣告公牛大隊已全部進入鬥牛場內的圍欄。第四枚火箭表示奔牛活動結束,可以安全地打開街道上的圍欄再次被公眾使用延續其節日歡樂氣氛。

圖片來源 sanfermin 

巨人和大頭娃娃遊行

節慶活動除了「奔牛」之外,還包括大型遊行、舞蹈、音樂會及焰火表演和傳統競技活動等等,基本上這些都是闔家歡樂的節目。「巨人和大頭娃娃遊行」(Parade of the Giants and Big Heads)已經有150年的歷史了,遊行首先是由4對國王和皇后巨人(Kiliki),代表歐洲、亞洲、美洲與非洲,後面會跟隨著傳統音樂和舞蹈隊伍。接下來則是四組大頭娃娃(Cabezudo),會拿著海綿製成的棒子到處「槌打」路人,也會跟著銅管樂隊在城市裡遊行表演,其他的傳統競技與雜耍項目亦很有趣。例如舉大石和伐木以及乾草捆起重(Hay bale lifting)等等,都是一些非常西班牙地道的社區活動。

聖費爾明節閉幕儀式

「聖費爾明節」的結束同樣不平凡,在每年7月14日的零時。人們會再一次聚集在城市大廳前的廣場上,在焰火表演的烘託之下,手持蠟燭並取下自己的聖費爾明圍巾。同時還高唱著奔牛節之歌「Pobre de mí」,共同歌唱慶祝節日閉幕,”Pobre de Mí, Pobre de Mí, que se han acabado las fiestas, de San Fermín”(可憐我吧,可憐我吧,聖費爾明節離我而去)。

圖片來源 sanfermin

西班牙傳統 — 「鬥牛」

「鬥牛」是西班牙的傳統國粹,它之所以經久不衰,讓觀眾如痴如醉,不僅在於它需要高超的技藝,更在於它代表了西班牙的民族精神。除了7月6日外,節日期間每次鬥牛所使用的公牛都是來自於早上的奔牛活動。潘普洛納的鬥牛場一共能容納19721人,是西班牙第二大斗牛場,然而正真向公眾出售的票每天只有1950張。節日期間鬥牛場基本座無虛席,潘普洛納城舉辦的鬥牛更是節日的另一個高潮。

對於鬥牛,除了在國際上有不少爭論,西班牙內部也有著爭論。大多數人認為,鬥牛是西班牙多年來留下來的民族習俗不應該被取締。但也一部分人對鬥牛這非常殘忍的傳統娛樂方式表示質疑,他們認為這與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不協調。

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加泰羅尼亞自治區首府「巴塞羅那」的市政府正在醞釀製定法令,讓鬥牛這种血淋淋的娛樂活動從這個美麗的港口城市徹底消失。但卻遭到加泰羅尼亞鬥牛聯盟等組織的強烈反對,巴塞羅那地區兩次民意調查的結果亦表示,該地區多數人希望巴塞羅那成為一座「反鬥牛比賽」的城市。

圖片來源 sanfermin